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欲洁何曾洁,洁表意指清洁,佛家标榜“净”,修行就是要达到“净”,因为佛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不洁净的。
书中的妙玉出场次数极少,作者给他安排的身份说一个带发修行的尼姑,就是为了表现他追求“净”,在妙玉眼中,世间不干净的东西太多了。
她给人们煮茶,用的都是无根的雨水,喝茶的杯子被刘姥姥用过了,就要丢掉。
但是她如此追求洁,就真的“洁”了吗?实际并非如此,作者在各个细节中,都有描述。
她与外界始终刻意的保持着距离,是“刻意”的。为什么刘姥姥用过的杯子要砸了,黛玉和宝钗却可以登堂入室喝茶?为什么宝玉一句玩笑话”俗器“,她立刻冷笑,把你家翻遍也不一定找出这么一个俗器。
是的,她交往的都是够的上自己品味的人,用的都是配得上自己身份的名品。
贾府请他,还要王夫人亲自出马,原文说: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林之孝家的回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
王夫人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
这些种种实际行动都表明了妙玉的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空也是指佛教要看透红尘,领悟到万境归空,我们常听到色不理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家学说。皈依佛门,就叫入空门。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金玉质,是说妙玉出身高贵,林之孝家的在介绍她的来历时说: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模样又极好。
淖泥是烂泥的意思,就是说妙玉这个自命清高的人,终究还是陷入到一片烂泥的环境之中。
妙玉的出场次数非常的少,但是又排在十二钗正册第六位,排到这样一个位置,说明她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迎春,惜春等,再从已经解析过的其他十二钗的隐喻来看,妙玉代表的就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她的出现是在第十七至十八回由林之孝家的口中叙出妙玉身世来历。
通过前文十六回元春才选凤藻宫的解析我们知道这是整部书的大关键处,也就是大明丢失北京,往南京转移的重要时刻,作者把妙玉安排在此时出场,就已经帮我们锁定了妙玉的隐射范围了。
书中说她出处是姑苏,也就是南京,从妙玉六岁那年起,邢岫烟与她做了十年邻居,只一墙之隔。她在蟠香寺修炼。
岫烟因家贫离开蟠香寺去别处投亲。妙玉也在十七岁那年随师父进京,西门外牟尼院住着。是年冬,师父圆寂。
妙玉的师父是个极其重要的线索,从这个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她隐射的是否正确,这一点是人们以往所忽视的,大多以为这不过是作者随意编写的。
原文中说“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
先天神数,就是易经先天八卦啊!作者用的是“极精演”三个字,历史上能得到这三个字来评价的人一定不多。
妙玉在大观园所住的是栊翠庵,那里种满了红梅花。芦雪庵联诗,宝玉落第,李纨说喜欢栊翠庵的红梅花,罚宝玉折一枝来插瓶,并作《访妙玉乞红梅》诗。
中秋之夜,湘云、黛玉在凹晶馆联诗,当联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警句,二人不知如何往下接时,妙玉现身,请她们到栊翠庵中,亲自提笔续足全诗。其“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等句透出晨光熹微、朝气蓬勃之象,立意将湘、黛凄楚之句翻转过来。
然而最终她所联之句,却比黛玉,湘云的更显悲惨之相,这就说明,在黛玉,湘云先后无力扭转悲局之后,妙玉试图改变翻转过来,却最终只得到比二者更悲惨的结局。
而他们想要扭转的结局,就是事关宝玉的最终命运。
妙玉自命清高,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甚至黛玉都一样,唯独钟爱宝玉。贾环说:妙玉这个东西是最讨人嫌的,她一日家捏酸,见了宝玉,就眉开眼笑了。
所以通过这回和前文,我们可以确定,妙玉最终的终陷淖泥,是比黛玉和湘云更惨的结局。
具体情节,下回红楼梦曲《世难容》里分解。
喜欢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