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让自己打高丽,还要占两座城,大宋现在还在内忧外患中,就不能让自己准备充足一点!
不过抱怨归抱怨,赵元一直想攻打高丽是因为一件事,不仅仅是高丽还在跟金朝眉来眼去,而是领土问题。
在历史上天会四年(公元1126年),高丽国王派遣使者奉上奏表,向金国称臣。
金太宗承诺,如果高丽像以前对待辽国那样向金国称臣,就把保州地区赐给高丽。
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高丽国王再次上奏表,请求金国不要索回逃入保州边境的边民。
在高丽的多次请求下,金太宗接受了这个请求,“从此保州的疆界确定下来”。
高丽与契丹辽国纠缠了一百多年都没有得到的鸭绿江东岸的保州(包括土地和人口),从此离开了华夏。
最终形成的局面是,金国与高丽的西北部以鸭绿江下游为边界,金国与高丽的东北部边界,则基本上以辽代的旧疆界为依据。
高丽欺骗金国,谎称一直以来对鸭绿江东岸拥有主权,并且以女真和高丽(高句丽)原本是一家的说法来骗取女真贵族的好感。
在高丽的软磨硬泡之下,金朝以高丽称臣纳贡为条件,册封高丽国王的称号,把鸭绿江东边的土地赐给了高丽。
高丽最终在这次领土交涉中获得了巨大的实惠,并且对后来的中朝边界产生了影响。
到了元代,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把高丽国打得称臣纳贡,屈辱和亲,还成了元帝国挂名的“征东行省”。
1387年,朱元璋在东北大部分已经稳固的情况下,计划接受原来元朝政府在鸭绿江东岸的土地,在朝鲜半岛北部原先叫开元路的地方,设置了铁岭卫。
朱元璋的意思很明显,铁岭(今朝鲜江原道和咸镜南道交界)以北,本来是元朝的土地,现在大明来了,这块就该我大明管。
你们高丽国原来在铁岭以南,现在就在那好好待着,咱俩各安其守,井水不犯河水。
这无非是叫高丽把吃进嘴里的鸭子给吐出来,人家自然死活不干。
高丽国王王禑,先是百般抵赖,说这里“自来系是本国之地”。
后来,当其得知明廷派军渡江之后,竟然宣布和明朝绝交,令“着大元冠服”,并“兴八道兵”准备和明军决战。
带兵征明的高丽右统军使李成桂,头脑比较冷静,中国那么大,朝鲜那么小,哪里打得过?
李成桂列举四个退兵的理由都被高丽朝廷驳回,于是这哥们就从鸭绿江上的威化岛,调转矛头,反攻国内。
一路攻占高丽首都开京(今朝鲜开城),囚禁权臣崔莹,废掉禑王,独揽大权。史称“威化岛回军”。
就是朝鲜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李氏朝鲜。
虽然高丽撤军结束了战争,但是朱元璋还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将铁岭卫撤到鸭绿江以西,今天赵本山的老家的位置。
李氏朝鲜,表面上对明朝恭恭敬敬,一口一个爹,但在领土问题上却寸土不让,不仅拒不退出北部原辽阳行省地区,还不断地制造事端,想要跨过鸭绿江来。
明成祖朱棣靖难夺位后,想要加强对东北的控制,试图招抚鸭绿江东的女真部落,恢复元代在朝鲜半岛北部疆土。
朝鲜得知情况,派遣使者艺文管提学金瞻赴明交涉。
金瞻十分精明,他采用蒙和哄两种手法对付朱棣。
一方面他利用《辽史》、《金史》上记载的缺漏,说:“考辽金地理志,则虚自明矣。”
说鸭绿江东那些地盘“有史以来就是朝鲜的”。
另外一方面,在大明皇帝皇帝面前装孙子,给朱棣戴高帽子。
自此,明朝完全放弃对半岛北部的领土要求,中朝之间就基本确立了鸭绿江-图们江的江界。
李成桂死后,即位的朝鲜世宗大王李芳远开始从朝鲜南部下三道,即忠清、庆尚、全罗道的居民大规模地强迁到北部。
大规模的“徙民”运动历经世宗、世祖、成宗、燕山君、中宗五代国君60多年的历程,彻底地让半岛北部朝鲜化了。
而现在正好是1130年,赵元怎么会平白无故咽下这口气。
赵元不去抢别人的东西就不错了,怎么会让别人惦记自己的东西。
而且这个奖励真的让他也拒绝不了,一个忠诚度为90的武将或者文官,有三点技能点,全部加上忠诚度,那自己不是爽歪歪。
耶律大石不是最后去中东了嘛,自己给他加点忠诚度,那打下来的土地,不都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