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藤摸瓜,荆州方面会有很多人倒霉;这些人倒霉之前,肯定不会让信使的家人好过。
于禁阅读帛书,见刘备本部只有不到四千人时,下意识眯眼露出一点笑容。
帛书传到李典手里,李典也只是随意一瞥,心中了然豁然开朗。
难怪寒鸦道内的敌军要疯狂劫杀己方斥候,为的就是遮蔽视野。
如果夏侯惇早早分兵走寒鸦道,三個营两千人足以击溃寒鸦道内的这支刘琦所派偏军。
一千五百人,也就两个营罢了。
别说两个营,就是荆州军五个营,也挡不住三营北军的攻击!
官渡战役以来,北军有这个底气。
夏侯惇见于禁二人神色变化,当即就说:“欲稳定中原之士,唯有挫败刘玄德锐气。刘玄德进兵来犯,目的有二。”
“一是挑乱汝颖,乱我军腹心;第二是为河北拖住我军。”
夏侯惇要算政治账和人心账,对两人继续说:“他以数千之众拖累我万余精锐,中原之士会如何看待此事?所以他会不胜而胜;我军放纵他轻易退去,也是不败之败。”
于禁当即点头:“元让公所虑,仆深以为然。若不能严惩刘玄德,我军退,他又来;我军来,他又退。如此反复,我等精锐之师将疲敝难用,也会成天下笑谈。”
不能顺着刘备的节奏来打,刘备就三四千人。
来回反复的出入宛口,普通将军打不过也挡不住刘备。
放任不管,刘备会步步蚕食扩大危害;如果要管,就要派高档次的团队过来。
如果每次过来刘备就跑了,你若不追,那刘备还敢来。
还有就是刘备退军后,你这支高档次团队是留守驻防,还是后撤去河北参战?
驻防,万余精锐被白白钉死、浪费了;撤去河北,刘备又会来宛口浪荡。
只要算明白这个账,在刘表插手有限的情况下,最好追着刘备往死打!
不求打死刘备,哪怕己方三千人换掉刘备一千人,也够刘备心疼大半年。
打疼刘备,己方留偏将守御宛口就可以了。
主力精锐自能投放到河北,拿下河北,天下传檄可定,何必在意区区刘备?
哪怕讨论的很明白,可李典对于追击缺乏兴趣。
就是擒斩刘备,他李家的生活、地位也不会有本质改变。
他也不缺这样的巨大功勋,比之功名,他更想自家部曲安全回家,与妻儿团聚。
荡平群雄,天下归于何人,都不干李家的事情。
所以说,李家有必要急匆匆去拼命?
曹公的礼遇,是建立在李家部曲强盛、团结之上的。
若没了部曲宗族,自己又算什么?
自己终究跟于禁不一样,于禁寒门出身,麾下军队打光了随时可以补,于禁真没什么好心疼的。
于禁如此,夏侯惇也是如此。
李典怠战的心思就写在脸上,夏侯惇、于禁见了也不生气,行军打仗总得有些人跟在后面押送辎重补给。
三个人出身立场不同,各自的追求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