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陛下”这两个,米脂县令真是喜出望外。
自己盘算了这么久,终于把这一宝押对了!
这个年轻人果然是皇帝!
米脂县令强行压住不停上翘的嘴角,脸上露出忧国忧民的神情:“晋王府私自收集火药的事情,一切都千真万确,请大人早做防备!”
朱允熥点点头,两个锦衣卫走进来,将米脂县令带了下去。
朱允熥向杜诲之问道:“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杜诲之沉声说道:“事关陛下安危,决不能有妇人之仁,应尽快剿灭晋王府。”
“未免有些太过了吧……”朱允熥皱眉说道:“因为米脂县令的一面之词,就屠戮宗室,恐怕会让各地藩王有所怨言,到时候靖难之事又会重演……”
杜诲之淡淡一笑:“晋王府那边,随便按个罪名除掉就是了!只要有陛下在,这些藩王谁敢轻举妄动?”
朱允熥嗯了一声,他坐在椅子上沉思片刻,向杜诲之说道:“你再去调些人手,然后让御驾那边分批启程……”
第二天下午,收到命令的皇帝车驾开始继续向南前进。
只是这一次,整个队伍分成了三百人一组的小股,每支队伍之间相隔两三里。
与此同时,队伍还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在御驾周围警戒。
因为人数的变动,谁也没发现,有三百精锐趁着夜色化整为零,转向东北方前进。
他们化妆成行商、旅客,一路向着山西晋王的辖地前进。
和朱允熥那个时空不一样,如今的大明藩王,还没有受到严格的管制,还能在地方上拥有一定的势力。
虽然杜诲之再三建议直接把晋王府一锅端掉,但朱允熥感到事情还不至于到那一步。
藩王制度有利有弊,不能因为一个米脂县令的举报,就杀得人头滚滚。
比如蜀王,对巴蜀的稳定就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再比如燕王——如果朱允炆没有逼得燕王造反,那么燕王一脉将是大明北方的屏障。
留着一些贤明的藩王,能够对地方事务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而不用大事小事都等着南京的批复再做决断……
即便朱允熥把事情说的很明白了,但杜诲之为了皇帝的安全,第八次建议道:“陛下,为保万全,请陛下允许微臣先去太原查探……若朱美圭等人真有不臣之心,微臣必及时回报!”
朱允熥无奈的翻了个白眼:“杜诲之,那是我大侄子,又不是什么扯旗造反的逆贼,哪有这么多猜忌啊?”
跟在朱允熥身边的李阿香第八次好奇的问道:“你真的是皇帝?”
女孩脸上虽然依然蒙着面纱,但是朱允熥已经见过阿香的真容了。
李阿香的确长得姿容出众,可是言行举止,依然还是个村姑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