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乾阳殿。
这是大朝会之前的最后一次例行朝会,杨广端坐在龙椅,宰相伍建章、户部尚书杨素以及其他一众大臣、包括东都城内的各类勋贵,全都齐聚一堂。
其中,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群臣之间,微微低头,恭声道:“陛下,先帝崩逝已满一年。”
“按照我大隋律,应当举行帝祭,为先帝逝去祭祀,以此积蓄阴德,让先帝在幽冥阴间安养!”
老者是大隋皇朝的宗室大臣,隋文帝杨坚的堂弟杨弘,亦是大隋的河间王。
临近大隋每年惯例的大朝会之际,同时象征杨广登基继位满一年,正好也是隋文帝杨坚病逝一年。
按照大隋律,朝廷和皇室应该举行帝祭,为崩逝的帝王祈福和祈愿。
也就是民间俗称的‘过冥寿’,只不过毕竟是皇帝,因此说法要好听和高大上不少。
杨广端坐在龙椅上,眯起眼睛:“帝祭……倒是情理之中!”
“不过,帝祭的时间与大朝会相冲,需要众位爱卿斟酌安排一下。”
“大朝会之后,各国使节会在都城留一段时间,正好邀请他们参加文帝祭。”
说罢,他扫过殿内的诸公,缓缓道:“至于文帝祭的事情,诸卿认为谁能担此重任?”
杨素这位户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沉声道:“陛下,臣愿领受此任,必将文帝祭的一切事宜,安排妥当!”
“若有出错之处,请陛下与文武百官,共斩臣的脑袋!”
这相当于是立下了军令状。
若是文帝祭办不成,或是有任何差错,杨素都是首当其冲。
杨广稍作思索后,沉吟道:“此事交由皇叔,倒是也适合,不过文帝祭乃是大事,若只有皇叔出面,未免会让天下非议。”
文帝祭,毕竟是祭奠隋文帝逝去一年的大事,到时候杨广都要亲自带领群臣到宗庙,祭祀隋文帝杨坚的牌位,以及前往帝陵看望。
说白了就是以杨素的身份,压不住天下人的七嘴八舌。
杨素显然也听出来了杨广这番潜台词,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一下,正不服的想要开口,就听见杨广说道:“兹事体大,文帝祭的事情,就由宰相大人,以及皇叔一起处理!”
“各部官员,全部予以配合!”
话音落下,一众人的神情也有些变化。
杨素沉默了一下,再度站出来,沉声道:“陛下,宰相大人日理万机,要处理政事堂诸般事务,只怕没有余力……”
杨广抬了抬手,打断杨素的话,望向伍建章,问道:“宰相大人怎么看?”
伍建章从朝会开始,就一直沉默着,闻言出列,喜怒不形于色:“老臣谨遵帝谕!”
杨广微微颔首,很是满意,这就是他亲手提拔起来的宰相。
虽然宇文化及也是如此,但前者的野心太大,蠢蠢欲动,总有一种随时可能爆发的感觉。
不过,杨广是满意了,但杨素的脸色却是黑了下去。
自从他没争到北上平叛的机会后,在朝堂上一直跟伍建章分立两个阵营,互相角斗。
但可惜,每一次杨素都没能占到上风。
这主要是,杨广这位皇帝拉偏架实在是太厉害了!
杨素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段文振跨步而出,道:“陛下,臣有一事奏禀。”
杨广颔首:“段爱卿请说。”
段文振见状道:“如今,朝廷在外的兵马,已经超过了百万之数,臣建言陛下,尽快收回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