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大明开局靖难 > 第149章 地震(第1页)

第149章 地震(第1页)

时光总是在人们忙碌的身影间悄然飞逝,仿若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整个十月,就在王珏与董宁围绕蒽油热裂解的工艺细节、场地规划以及设备建造事宜的反复研讨与筹备中,匆匆画上了句号。

其间,二人全神贯注,从每一个工艺环节的斟酌,到场地布局的考量,再到设备构造的设计,皆力求尽善尽美,不敢有丝毫懈怠,以至于浑然不觉时光的悄然流逝。

与此同时,西山的道路建设工程,亦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终于赶在大地被寒冬冰封、地面上冻之前圆满竣工。

竣工当日,王珏满怀热忱,亲自到现场,对那些在铺设道路过程中付出辛勤汗水与卓越智慧的匠人们以及工人们致以诚挚的慰问。他心怀感激,深知这条道路的每一寸都凝聚着众人的心血与努力,于是亲手为大家送上红包,以此表达深深的感谢与殷切的鼓励。那一个个红包,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馈赠,更是对他们数月来不畏艰辛、披星戴月劳作的高度认可与尊重。

王珏站在崭新的柏油路上,目光缓缓扫过路面,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与后世那些平整光洁、一切质量都严格遵守标准的现代化路面相比,眼前的这条路或许略显粗糙与简陋。然而,在当下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它的诞生无疑具有划时代的非凡意义。

从自身层面来看,它恰似一条连接西山煤矿与自家工坊的黄金纽带,为煤炭运输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的通道。

往昔,煤炭运输往往面临诸多困境,道路崎岖难行,运输工具简陋,致使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运输时间漫长而低效。而如今,这条柏油路的出现,犹如一道曙光,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它能够极大地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损耗,大幅缩短运输时间,让煤炭资源得以更加顺畅地流转于煤矿与工坊之间,为工坊的生产运营提供坚实有力的能源保障,从而在无形中提升工坊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而从宏观视角而言,倘若沥青用于铺路所展现出的巨大优势能够逐渐传播开来,在整个大明的广袤土地上引发连锁反应,那么其对大明交通事业的推动作用将不可估量。

它将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大明的道路交通网络注入全新的活力与生机。各地的道路建设或许将纷纷效仿,采用沥青铺设路面,从而构建起更加平坦、坚实、耐用的道路体系。

这不仅将极大地便利人们的出行,促进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更将对大明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商业活动将更加频繁,物资流通将更加顺畅,市场将进一步繁荣,进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腾飞。

同时,沥青产业亦将搭乘这股东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沥青的需求将呈井喷式增长,从开采、加工到运输、销售,整个产业链条都将得到全面的拓展与延伸,为大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催生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兴起与繁荣。

而且,当沥青在道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后,大明的信息传递速度将显着加快。信使们在平坦的道路上能够更加迅速地驰骋,使得朝廷政令能够更快地传达到各地,地方的情况也能更及时地反馈至中央,从而提高国家治理的效率与精准度。

甚至在战争时期,良好的道路条件将为军队的调动、粮草的运输提供有力保障,极大地增强大明的军事战略机动性与后勤补给能力,从而对战争的胜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引发一系列军事战略、战术以及军事后勤保障体系的深刻变革。

而此刻,王珏满心期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那便是待朱高炽政务稍暇之时,引领他亲临西山,亲眼目睹这柏油路所展现出的神奇魅力与无与伦比的便利。他渴望让这位未来的大明掌舵者深切感受到这一新生事物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与无限可能,期望能在朱高炽的心中种下一颗重视交通建设与科技创新的种子,为大明的未来发展开启一扇新的希望之门。

十一月初一,王珏与董宁正在西山工坊悉心查看新式窑炉的建设进展情况。二人沉浸于对窑炉结构、火候控制以及生产效率提升等诸多关键问题的深入探讨之中,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忽然之间,天地仿佛瞬间失去了平衡,一阵天旋地转之感猛地袭来,脚下的大地亦随之剧烈震颤了好一会儿。王珏猝不及防,脚下一个踉跄,身体瞬间失去重心,重重地摔倒在地。

董宁亦是在摇晃中艰难地稳住身形,他顾不上自身的惊惶,赶忙伸手想要拉起王珏,脸上满是担忧与关切之色,急切地问道:

“东家,您没事儿吧?”

王珏此时仍心有余悸,脸上带着未及消散的惊骇之色,缓了缓神后说道:

“我没事,刚刚这是地震了?”

董宁亦是满脸惊恐,声音微微颤抖地回应道:

“恐怕真是地龙翻身了,东家你赶紧起来,免得再出什么岔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珏却在此时迅速镇定下来,他深知情况危急,容不得丝毫犹豫,当下满脸紧张地说道:

“别管我,真要是地震,恐怕还会有余震。你马上去通知工坊里的人,不要在屋子和工坊里面待着,什么都不要管,赶紧到外面的空旷地带集合避难!”

董宁望着王珏,眼中仍有一丝犹豫与担忧,站在原地未动。

见此情形,王珏不由得加重了语气,言辞恳切而坚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