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我只是在河面上走,如果是在大海上,风浪会更大。”
“王爷,我们走的匆忙,还没有准备好。”
雪晴的适应能力很强,虽然船身不断摇晃,但她还是给李想泡了一杯菊花茶。
“咱们又不是去登州旅游,带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干嘛?”
一听说要去登州,雪晴就让人准备了好几箱衣服和食物,还让人把李想平时用的椅子搬过来,这让李想很是无语。
到了最后,船上大部分都是临时招募来的工匠和他们的行李。
登州临海,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李想提出了两个办法,让登州摆脱贫困。
“王爷,这些都是小的这些日子收集到的大唐盐的分布情况,以及这些年来的物价变动情况,其中就有您刚才说的海盐。”
褚遂良眼圈有些发黑,拿出笔记本,开始向李想汇报情况。
这次要去登州,李想自然带上了褚遂良,刘谨,尉迟宝庆,秦安然,席君买,王富贵,雪晴,罗通这些人。
尉迟宝林留在了长安城里,负责燕王府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长安城的生意已经走上了正轨,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定襄的事情,有马周坐镇,李想也就放心了。
“咦,原来大唐还有这么多产盐的地方。”
李想接过褚遂良递来的笔记本,粗略的扫了一眼。
在华夏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盐、铁、茶是三大支柱之一,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
不过,唐朝初期,茶叶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盐铁也未被纳入朝廷垄断之列,再加上登州临海,李想不得不在食盐上动些手脚。
“是啊,蒲州的安邑和解县的赤武,盐州五原乌池,白池,瓦池,细项池;青,海,沧,杭,苏等州,皆有出产,所以大唐的盐价虽然依旧昂贵,但普通百姓还是可以承受的,但基本上都是粗盐,味道有些苦涩。”
褚遂良自认为自己现在也算得上是一名食盐专家,所以说起话来头头是道。
李想注意到,大唐的盐池,大多都是矿盐,海盐很少。
“王爷,海盐价格昂贵,除了部分沿海州县百姓自己熬盐自用之外,关中一带基本都是井盐。”
“海盐很贵吗?”李想神色稍稍一怔,按理说,海盐的价格是最低的才对。
“没错,关键是煮海盐的都是穷苦人,没有什么组织。”
“各大世家大族,都在盐矿产业之中盘根错节,就算是那些苦命人熬制的盐,价格再低,也不可能卖到关中去。”
褚遂良透露出一条非常重要的消息,李想眉头紧锁,道:“朝廷不是一直在推行食盐专卖制度吗?为什么关中不能有海盐?虽然盐的成本更高,但比起长安城里一斤二三十文的盐来说,还是有利润的。”
“王爷,您这是要大规模的在登州煮盐?”
褚遂良忽然试探着问道。
“那没有,本王不打算煮盐!”
“呼!”褚遂良长叹一声,道:“王爷,这盐可不是煤藕,也不是镜子,也不是羊毛。”
“为什么不可以?”
李想神色稍稍一怔,看向褚遂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