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州的消息?
李承乾打开了书信,仔细的查看着书信上的内容。
里面详细的记录下了,崔君肃他们教导的学生,在与苏晟兄弟二人交谈时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基础。
苏晟二人都是自幼读书识字,又有崔政的教导,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对于一些儒家的经典还是信手拈来的。
然而,相对与苏晟二人,那些学生的能力就稍显薄弱了。
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方面,显然比起苏晟二人差了很多,但是在识文断字这一方面,这些学生的基础,却是异常的牢固。
同时,在书信中,也点名了崔君肃对启蒙计划的看法。
优点十分明显,可以在短时间内,令不识字的孩童快速识文断字,但缺点也有,就是无法理会其中的意思,识字而不识其意。
然而,这一缺点在李承乾看来,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即便是国子监内的那些学生们,也有许多人文章背的滚瓜烂熟,但是对文章内容却并不是很了解。
这也是为何,有许多的经典文章,都有大儒不断的加以注解,方便后辈学子学习理解。
放下书信,李承乾笑道:“看来此次试探,效果还算不错。”
杜正伦点点头,“至少证明崔君肃二人,在教导学生这一方面,没有偷工减料。”
于志宁看了看信件后笑道:“虽然做不到引经据典,但是在基础这一块,可是牢不可破。”
“如今已经确定了这些学生的能力,下面也就好办事儿了。”
李承乾微微一笑,“由此成绩,到时候大范围的推广,也不会有人说什么闲言碎语了。”
“但是推广需要钱……”
于志宁缓声道:“即便是苏尘那边有不少的可用钱财,但此事终究是朝堂操办的,只怕国库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银子。”
“会有的。”
李承乾呵呵一笑,“父皇有的是钱。”
于志宁二人一脸狐疑。
……
九成宫。
阿嚏。
李世民紧了紧身上的衣服,总感觉这秋风多了几分的寒衣。
“陛下添件衣服吧,当心着了凉。”
杨妃笑着取来了一件披风,披在了李世民的身上。
李世民笑着点点头,握住了杨妃的手,“朕不冷,只是感觉像是有人在念叨朕罢了。”
杨妃笑道:“来这九成宫也有几近两月光阴,太子许久不见陛下,想来是思念的紧了。”
李世民哑然失笑,“他会念叨朕?”
杨妃:“陛下与太子血脉相系,如今陛下久离长安城,太子思念陛下也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