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到在港岛这边的根深蒂固、盘根交错,徐建军自然跟他们冯家没有可比性。
但是论起在金融市场上的来去自如、风卷残云,他徐建军才是专业的。
现在只要他一声令下,砂原清就能够按照他的意图,迅速贯彻下去。
冯老二想搭顺风车,徐建军只是要求他的人与砂原清对接,根本就不用具体管什么细节,效率可比他们家那种大范围的调动资金方便多了。
“徐老弟,你是从哪儿找的这些帮手,特别是那个小日子,随叫随到不说,干起活来不眠不休的,太拼命了,关键人家工作也是做的滴水不漏,比我们集团那些所谓的高管不知道强多少。”
应酬完饭局,冯国伦直接直接领着徐建军来到了这个很有点古典韵味的茶室,环境优雅,香味缭绕,最关键的是,奉茶的都是穿着旗袍的妙龄少女,身材标准,动作娴熟。
徐建军上辈子也没什么层次,太过高档的场所他也没机会出入,这辈子却是见怪不怪,一切都能做到宠辱不惊。
“你以为他们是一开始就这么能干的啊?砂原清之前就是花旗银行小日子分部的一个普通职员,因为办业务接触过,感觉他是个干事的料,我才把他拉出来悉心培养的。”
“金融市场虽然也讲究天分,但再高的天赋,如果没有大量的实操,还是会有很大的不足的,你之所以感觉他们很专业,那都是我用无数资金给他们练手才有今天这种业务水平的。”
徐建军说的合情合理,但实际情况肯定有出入。
他的确是没少以锻炼团队的目的让他们下场进行各种操作。
但那都是在他指定好大方面,锁定在可控范围。
在整体向上的前提下,就算是有意外的亏损,那也只是踩雷的小概率事件,就算是练手,那也是让他的财富不断攀升的。
打这种顺风仗是最鼓舞人的,一些新加入的成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迅速成长,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绝对忠诚,士为知己者死,那得拥有非常高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才有那样的觉悟。
徐建军他自己就不认为他有那么大的人格魅力,能让人接触过几次就纳头便拜,所以也不会陷入那种盲目自信当中。
他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通过共同利益来聚拢人心的。
砂原清这帮金融方面的专业人士也是一样,既然他们让自己能让自己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断地为自己创作财富,那就不能吝啬那点支出。
不过徐建军在这方面讲究的是循序渐进,可以高出同行业一截,但也不能让他们过的太滋养了,没有了提升空间,或者最后变成尾大不掉,那都是策略失误。
“怎么感觉我大哥的哈佛经济学博士,还有我这个工商管理硕士,在你面前都有些学识不够用啊,你们内地现在的教学质量这么高吗?”
冯国伦好像也没指望从徐建军这里得到明确的答案,更像是感概性质。
“其实也对,刚建国那会儿,可是从国外回去不少真正的尖端人才,他们那代人,真的是令人敬佩,不管受了多大委屈,只要有机会发光发热,他们就会舍生忘死,你的导师就有这样的人吧?”
看着冯老二期盼的眼神,仿佛是早有答案,只是想通过徐建军的嘴说出来,这样也许他会好受点,徐建军也没有标榜自己的逆天神运,更不敢让这人往另外更加离谱的方向理想,于是就顺着他的口气回道。
“教我们的教授里面,的确有你说的那种人物。”
“我就说嘛,跟你说实话,一开始了解到你的一些经历,我大哥还不以为然,一直认为你是出身国内高干子弟,能有这样的成就,完全是靠着先辈的关系,才能走到如今的地步。”
“不过现在他也改变对你的态度了,这次家里之所以对你的判断深信不疑,我大哥的支持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我家老爷子对我话还要打上个问号,但是对老大,那是不加掩饰的赞赏啊。”
“跟你大哥也就见过一次,有机会还是要多交流交流啊。”
他们这对兄弟还算和谐,没有狗屁倒灶的反目成仇,争夺家产。
冯老二去哈佛攻读学业的时候,他大哥已经是那里的副教授了,他们兄弟俩虽然学了一大堆理论知识,却没有像很多眼高手低的二代们,急着回到自己家族企业里实现抱负。
而是在外面反复历练,摸索出一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路子之后,才开始接手家族资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