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群芳楼,
最近几日最热门的话题,便是太监杨冬,在太和殿上三步三诗了。
这三首诗作,无论是哪一首拿出来,其脍炙人口的程度,都不弱于最先的《梅花》。
也正是因为如此,杨冬在京城之中,有了个诗仙的名头。
任谁听了杨冬的经历后,都忍不住感慨一句,此子真乃文曲星下凡。
但紧接着,便会是一声长叹,而后幽幽道:
“只可惜,是个太监……”
与诗仙话题一同火热的,还有另外几则消息。
一说孙兴剽窃一事之后,陛下并未降下责罚。倒是吏部侍郎孙大人,主动请求罢官,回府中反省。
一说翰林院编撰,因为打翻了砚台,引得陛下龙颜大怒,打了二十大板,几乎丢了半条性命。
一说孔府自前几日起,便闭门谢客。有人似乎看到,杨冬去了孔府,但这消息是真是假,却无从说起。
总的来说,如今杨冬诗仙的名声,算是彻底打响了,且经过孙兴剽窃一事后,再无质疑之人。
甚至有好几位隐世不出的大儒,都对这几首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只是在他们知晓,其作者乃是一名太监之后,也毅然决然,加入了可惜一党。
可惜啊,是个太监!
“你们听说了吗?咱们那位诗仙,打算开一家书院!”
“诗仙,哪个诗仙?难不成是那位太监诗仙?他好端端的,不好好做太监,开什么书院?”
“谁说不是呢,我也是最近才听闻此事。听他们的意思,这位太监诗仙开的书院,与寻常的书院可大不相同!”
“竟有此事?”
群芳楼中的几名书生,顿时来了兴趣。他们立刻将说出书院消息的学子,围在中间。
你一言我一语,开口询问起来。
而这被围在中间的学子,正是那不远千里,来京城求学的孙琦。
孙琦目光扫过在场的那些学子,缓缓开口道:
“说起来这位兄台可能不信,这太监诗仙开的书院,非但分文学费不取,还会定期奖励银子。”
此言一出,群芳楼中的学子们,一个个不由瞪大了眼睛。
大家都是书生,往日里求教先达,可谓是散尽了家财。
至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甚至都没有资格进入书院学习。
京城中的书院,非世家子弟,不可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