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于艺打来电话,加印的十五万册再次售空。
于艺打电话的时候很兴奋,两部小说首印六万册已经有赌的成分,没想到成绩好的远超她的想象。
她甚至准备第二轮加印直接铺货三十万册,而且准备随时补货。
李越也惊讶小说的爆火程度,仔细思考后又觉得理所当然。
现在还是青春小说发展早期,像韩函、郭进明等都是这两年出名的。
加上小说的立意确实更好,原著09年还能在青春小说泛滥的情况下脱颖而出,不得不说,极具实力。
李越大幅删改也是一方面,原著字数是很多的,他就好比把一集40分钟的肥皂剧,剪辑成了15分钟的精彩短片。没有平淡期,全是高潮,跟后世网文套路似的,现在的小伙伴哪见过这个啊!
李越又随口问了句《最好的我们》卖的怎么样,却被她一句话顶了回来。
“卖的再好也不分你一毛钱,你关心它干什么?”
不过还是跟李越酸了一下,人家单本都卖到二十万册了,而且加印的更凶。
李越听了心头一痛,怪自已嘴欠瞎问什么。
小说卖的这么好,加印肯定要重新定版税的。
于艺一心抱住李越这个大腿,第一轮加印就帮他谈到十个点,第二轮更猛,直接十五个点。
这也是李越不跟侯副主编联系的原因,就怕她多想。
《萌芽》胡玮时也打了电话,小说的连载完结还早着呢,她主要是联络感情。
《最好的我们》连载后,受到了广泛关注,杂志销量节节攀升。
现在小说出版后的火爆,更是巩固了《萌芽》的江湖地位,杂志社当然不会无动于衷。
“李越,你以后肯定能成为大作家。”胡玮时感叹着。
“大作家不感兴趣,估计成个畅销书作家不是问题。”李越呵呵笑道。
身在远方的胡玮时抿嘴一笑,这小子还是这么自信且真实。
不过她的目的也不是闲聊,问道:“有没兴趣写几个短篇?稿费好商量。”
“有什么要求没有?”
“没有,只要是积极向上的,随便写什么都行。”
李越想了想,也不费什么事,就答应写几篇寄过去,合用他们就用,不合用拉倒。
胡玮时想起了什么,又说:“最近文坛上有不少前辈对你很有意见啊,要不要写文章回应一下?”
李越因为上网不方便,又远离文化圈,所以对这事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听于艺骂骂咧咧的说过几嘴,他也不是很在乎。
圈子嘛,先来的人占了个山头,有了利益,然后就开始圈地自萌。
只要是后来的,全得拜山头,交保护费,不然就骂你,找你事,甚至搞臭你。
不止是文化圈,任何圈子都这样。
他可不想像韩函那样,跟一群书都卖不出去的老家伙们对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