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十一年一月末,陆成安在诸多功臣的拥立下,最终选择在旧都天京府称帝,立国号景,改年号——天明。】
不同于秦王和正英帝的情况。
正英帝是年末崩殂的,所以为了表明孝义与正统性,来年仍然沿用了正英帝的年号。
但现在陆成安是通过南征北战打下来的江山,所以安文这个年号是直接被废除了。
三十六岁正值一个人的巅峰。
而往往一个人的能力最强的阶段就是二十岁到四十岁这个曲线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历朝历代的开国时期,一般情况下,都是这个新生国家最强势的巅峰期,随后的两三代,只要继任的皇帝能力不错,都是有机会建功立业的。
离谱的是,陆成安最喜欢的两个朝代——汉朝和唐朝,他们开国时期的国力都可以用弱来形容。
突厥对唐朝,匈奴对汉朝都形成了非常可怕的威胁。
后面国力强盛了起来,这才狠狠打了回去。
陆成安所建立的景朝则是跟大明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不是一个模板出来的。
相似点在于大明是为数不多开国初期是巅峰的王朝。
陆成安的景朝在经历了大规模的战争之后,职业军人的储备量很高,是含金量非常高的兵强马壮。
而且这次【终晟之时】带来的恶性天命,出现了大量的贪官污吏,这些是什么?
这些对陆成安而言都是钱袋子啊。
之前陆成安面对有外敌的情况下,可没有彻底铲除内部的名门望族,前朝官僚。
眼下,刀已经在手上,陆成安也发育到成型状态了。
这下,陆成安可以很直白地说一句——“优势在我。”
但陆成安也不能明目张胆地大开杀戒,杀人是需要理由的,太频繁的杀人,只会让国家陷入混乱之中。
他要一点一点慢慢宰。
其次国家培养一个合格的官员,整个过程是很难的,能位至郡守的官员,都是数十年培养所成,这些官员并非草菅可割而复生。
而这个年代,绝大部分的读书人都产量于那些大家族、那些地主的手上。
因为只有有钱人才有资格读书。
穷人不种地跑去读书,在很多农民眼里是不务正业的行为,知识这方面的内容,一直都被高层集团所垄断。
民智未开的情况下,陆成安可以制定规矩,利用自己的规矩去合理地处决那些触犯了规则的权贵集团,但想要和这些人撕破脸皮,对自身的国力也是一种内耗。
万幸的是,陆成安是立国之始,前朝战乱不止的情况下,空出了太多太多的土地能给那些分不到地的贫农用。
这大大缓和了上上下下的社会关系。
下一步陆成安的想法就跟李世民对付世家的想法一样。
扶持庶族,打破下品无贵子的社会现实,毕竟打压士族的最好办法就是扶持庶族与寒门子弟。
先前的科举制度基本上完全是被士族世家阶级所渗透,恐怕是在考试前做准备工作的时候,那些科举的试卷就已经泄露给了这些豪门子弟。
所以虽然庶族有了参与考试的机会,但没办法和这些提前就知道考试答案的贵族子弟们相提并论。
这就是大晟王朝崩溃的主要原因,上层集团几乎全都慢慢变成了合流的状态,所有人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妥协,新来的官员也几乎是各个家族之中的人,这种情况下,皇帝根本没办法在朝廷上安插属于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