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天天过去,夏侯献也开始着手大将军府的班底组建。
首先,大将军长史孙礼自然是整个幕府的二把手,这点毋庸置疑。
不得不说,明帝选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孙礼的确当的起。
就比如,有一天孙礼就向夏侯献说,大将军不应当一门心思的争权夺利,当此之际,应多去尚书台走走,看看政务上有没有帮的上手的,也当出去军中走走,保持军士士气,以备不时之需。
孙礼说话有点直,有时候甚至会当面怼自己,不过夏侯献知道对方是为了他好,并未生气。
他听从了孙礼的建议,稍稍放缓了一些争权夺利的心思,他其实真的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就像当初先帝临终前的暗流涌动,他其实没做什么阴谋诡计,只做好了自己分内之事,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执掌大权也是一样。
难道曹爽当年权力握得还不够紧吗,可最终为何会败?——不得人心。
想通了这些,夏侯献对孙礼更加看重了。
当然了,班底还是要迅速组建的。
大将军司马他选择了扶风郡人,鲁芝,字世英。
早年三辅之乱的遗孤,成年后被当地郡守举荐为上计吏,后来被雍州刺史郭淮赏识任为雍州别驾,之后还有过在大司马曹真帐下参军、征西车骑将军张合参军、天水太守等履历。
总结一下就是,关中人,擅长军事,有多年陇右生涯。
这份履历完全符合夏侯献的需求。
其实他早就开始思考魏国四大军区的掌控权。
正所谓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的吃,老实说,扬州战区他虽然早年在那里起家,也带过中军前去抵御吴国,但要说根基嘛。。。几乎为零。
无论是司马懿还是王凌都比他有威望得多,而且定会在扬州有激烈的博弈。虽然满宠的到任会让这场博弈推后几年,但却是早晚的事。
既然如此,夏侯献暂时就不准备把重心放在这里,反而是放在西线的雍凉。
首先,司马懿在雍凉可以说是没什么威望的。
他唯一一次接手雍凉兵权便是曹真死后,和诸葛亮的第一次对决,其结果就是司马懿获得“被缴获甲首三千”的成就。
而在司马懿那战之后,雍凉一直是张合统帅,再往后是阿父夏侯楙。
阿父不能说是一无是处吧,只能说是毫无建树。
正因为如此,这里才是他需要深耕的地方。
至于雍凉军区大人物的调动,还需从长计议,目前他着重考虑关中人才的挖掘。
大将军府参军,任用的是杨综,字初伯,安定人,典型的寒门士子。
不过那些都不重要,杨综在政务和军谋上都有不错的能力,若是他的门第哪怕再高一些,至少也得是县令起步。
哦?你说,为何没有任何履历就能推断此人有才能?
当然是同乡胡奋向夏侯献推荐的。
胡奋也是初出茅庐,在当年辽东之战后,当了两年羽林郎,听闻大将军开府,自然是马上来投。
另一位参军名唤作杨伟,冯翊人,巧得是他和鲁芝的字都是“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