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乾坤大挪移怎么读 > 第31章 天启年的变化(第2页)

第31章 天启年的变化(第2页)

朱珏倒也没想挑战三百年的铁律,他只想着,能延长个十几二十年就行,可没想挑战三百年的极限。

万一跟东汉似的,连续出几个幼儿夭折,那不是完蛋?

大明倒是没有幼儿夭折,但也有个上台不到一个月就挂了的光宗皇帝,也是悲剧哦。

总之,朱珏在尽量延长大明的国运了,但最后的结果,他也没法预测。

只知道,截止目前的效果还不错,至少船厂那边的订单已经是全满状态了,甚至已经延续到了几年后。

好在东北的木头多得是,不过还有半岛的呢,他可没打算遵循环保的理念。焦黄中这个旅顺知府的手比他还黑,不要钱的劳动力玩了命的压榨,女真人倒也很配合,不但宽甸的林子保质保量的砍了,还时不时的就越过边境去鸭绿江对面去偷砍。

朝鲜国抗议过好几次了,但被焦黄中直接用‘皇上要造船,砍你点木头不行么?’的言辞给怼回去了。

这时的朝鲜远没有后世的嚣张,只能苦水自已咽回肚里,独自憋屈了。

他们也不敢大声,生怕大明的海船队第一个将矛头对准自已。早些年,大明可是占了倭国的金山、银山,在那里挖的开心的。所幸大明走的早,但也将那两处矿山挖了个大半,谁让他们的开采技术高呢?

半岛上可没有那么多的金山、银山,但谁知道大明会不会突然看上眼,来占土地呢?以前他们看不上,是觉得半岛贫瘠,但现在他们的京城开始流行吃海鲜了,半岛的贫瘠就不再是障碍了,海鲜海里不有得是么?从半岛出海岂不是方便得紧?

朱珏压根不知道,自已的大造船事业吓到半岛人了,他只知道,焦黄中在囤积木料的事业上干得很出色,如今的大连半岛,已经堆满了木料,足够造一支总吃水量不低于当年的郑和船队的船队了。

说真的,用外国的船只模型,主要的缺点就是费材料,但谁让历史上的华夏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呢?

这就没法可想了,近代的船只,只能先用外国的,之后会不会有改进版,那就看发展吧。

倒是交趾的舰队没有取消,那边的藩王们,时不时的还要向大明进贡,朝中的文官手还伸不了那么长。

近期交趾那边,汉王有了接班人,就是正德朝造反的宁王。

其实这位藩王想法很多,当年是永乐帝忽悠完人家祖上,就随手丢去南昌了,确实有点理亏,所以他才在正德朝掀起反旗。这次,他被真的正德调去交趾了,内心压抑的火气更大了,所以到了麓川,没多久就开始不老实了。

但在交趾,无论老不老实,力气也只能往外面使。天朝京城太远,交趾的船队每次上贡都是送去广州的,根本也不知道往京城的航行能不能走,就算走,消息也很快就会传至京城,等他到了,京城那边也做好准备了,根本不可能达到突袭的效果。

所以,宁王的火气只能发泄在中南半岛的小国头上,他组成了藩王联军,对佛国出手了。

此时的佛国,还是个联邦国,一堆联邦结合在一起,都不算是个国家。

预想中的大战,压根就没发生,藩王联军占了印度的一个邦,压根就没引起啥反应。

宁王自已倒是被吓到了,明明地图上是个很大的国家,据说还是蒙古后裔在统治,咋没反应呢?为了应付对方的反扑,他还做了不少准备呢——包括前几年,弘治朝时从朝廷要来的军火,甚至交趾的船队也动用了,准备海陆一起反攻,结果对面就像一只懒洋洋的大象,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就有点吓人了,宁王完全没弄明白状况。

最后发了奏章往京城,请示接下来咋整。

天启当然不会理睬,你想打就打呗,请示朕干毛?

但不得不说,藩王们进贡的稻米,如今已经无法忽视了。一开始,只是有些胆大的广东、福建渔民去讨生活,但天长日久下来,渔民们发现,这里执行的是家乡的法制,于是,来冒险的人激增。

本来两地的渔民下南洋的人就不少,发现大明居然在南洋也有块土地,自然更招人。

藩王的税比较高,但再高也高不过中原。主要中原王朝的税没有细分,广东、福建两省的土地过于贫瘠,哪怕是和中原一样的税率,那也是难以承受的。

藩王这边税率高点,但架不住土地肥沃啊。一年三收,还是大片大片的平坦土地,按照两成的税率,随便就能交上税,剩下的就全是自已的了。放在南洋其他地方,还得担心会不会受本地人欺负,但在交趾这边,大明百姓不去欺负人,就是本分老实的了,谁又会在乎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差别?

于是,沿海百姓大量涌入大明海外领,这片领地的粮食总产量也迅速攀升。

到了天启四年这里,藩王们上贡的粮食量,已经是大明朝廷不可忽视的了。

藩王们不但甩脱了从朝廷吸血的帽子,还成了大明的助力,这事谁能事先想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