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清穿之八阿哥》第116章第116章(第13页)
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
这么短短的一句话,竟是对一个盛衰兴亡三百年王朝落幕的完全概括。
平安身处其间,瞧着历史的洪流朝自己滚滚涌来,油然生出一股无力感,天地浩渺,时间无涯,人也只不过是历史中太渺小的一粒沙。
肚子里没粮尚可忍受,但没粮播种却是掐断了第二年温饱的希望,最缺粮的不是寒冷的冬天,而是需要播种的春季,而最剧烈的农民起义往往也爆发在这个时间。
年后,中原各地的农民起义又迎来新一波的高潮。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向明朝政权发起最后的攻击。
三月,农民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十七日已兵临北京城下。
明廷被蛀虫腐朽得千疮百孔,百余年积累的阴暗面一朝翻覆,脆弱得那样不堪一击,十八日,农民军攻克北京外城。
次日凌晨,崇祯帝在北京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
平安坐在崇政殿书房听着南边一封封传来的军报,心是慌的,人是麻的。
明朝的灭亡远比他想象的要来的快得多,李自成农民军进军的顺利,也远远出乎他的意料,可见得民心,必要先得农民。
此时北京城内一片混乱,新的政权入主紫禁城,南明政权建立,原本投降大顺政权的官员大多转投南明或降于清,李自成的自乱阵脚同样在意料之中。
平安垂眸落在桌案的奏折上,如今他的身高已经能很舒服的坐在最普遍规格的桌案前了,他都长成了少年身材,一晃竟然过去这么多年了。
李自成犯着疑心病枉杀旧臣时不会想到,大清军队早已集结在山海关外,悄无声息的攻破了最后一座边城宁远。
皇帝亲征,太子监国,平安在奏折上用区别开的青墨快速勾了一个“阅”字,合起奏折后仰头看向南方。
李自成纵容手下在北京城大肆拷掠明官,四处抄家时同样也不会想到,满蒙汉八旗与吴三桂里应外合,已经进了山海关,皇太极此行还带着之前差点把他逼上绝路的洪承畴。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与大清和吴三桂的联军战于山海关。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最后做了一把皇帝梦,次日逃往西安。
……
皇太极率众亲征,几乎举全国之力赶赴山海关,已经离开了一月有余。
平安直到现在想起自己被委以重任的那天还觉得惶恐,他早知必会有清军南下的那一日,但不知道这一日来的这样早。
蒙古诸部的联军早在李自成攻占北京城的前夕,就已经到盛京驻地集结,崇祯皇帝死讯传来,清军立刻拔营。
给大军送行时,皇太极把他叫到百官面前,当众宣布朝中由平安监国,亲手把传国玉玺递到了他手里。
十五岁太子监国,朝野上下无一声异议,拱手称善,和谐得令人惊诧。
皇太极放心,各方皆大欢喜,唯独当事人不愿意,平安想逃没处逃,刚想推脱一句,他爹那边一声令下,大军已然开拔。
平安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做了监国太子,然后没过两个月,又稀里糊涂的住进了故宫……啊不是,住进了紫禁城。
破李自成军,进中原,立新朝,行新政,速度快得好像按了加速键。
只是……有没有人能告诉他,他明明记得他爹好像终此一生也没能圆逐鹿中原的梦,怎么转眼之间,历史没拐弯,主角却换了呢?
·
进关比平安想象的容易,也比他想象的更难。
原本在关外推行的政令如今推进到中原,其中与明朝政令不同之处还需要给民众们时间适应,这都是开拓新领土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而且由于土地和人口剧增,各行省大小奏事都要汇往京城,皇太极桌上的奏折肉眼可见的增高了不少。
平安也跟着忙碌起来,国土面积变大了,原本在关外推广的那些农作物也该引入中原,还有他的各种学堂和各种工厂……皇太极管军事和政治,把民生所有的相关问题全都扔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