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
这种焦虑也被随后前来此地的下属看了个清楚。
不过他们谁都不能对袁绍的这种心态做出什么指责。在袁熙将那些敌方的东西从长安送到邺城之后,这种清楚直白地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差距,让他们同样无法将其忽略。
得亏袁绍现在问的是如何应对,而不是如何反攻战胜,这才让在场的众人稍显镇定了些。
“说起来,这个发兵的时间是不是太巧了?”审配先一步开口说道,“前几日我们才获知,陶谦身死于下邳郡,徐州陷入了内乱的状态,今日就是并州方向屯兵于太行山,有进军的架势。”
“你的意思是……陶恭祖之死和乔烨舒有关?”袁绍问道。
“这倒不是。”审配摇了摇头,“我的意思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徐州作为为数不多归附于邺城朝廷的一州,本可以给明公提供声援,陶恭祖一死,便让明公又少了一方助力,这才让长安那边下定决心在此时发兵。”
“若真是如此的话,对方明明比我们距离徐州更远,却显然消息获知得比我们更早,这才导致了这个调兵遣将的速度如此之快。”
袁绍皱了皱眉头。
虽说徐州那边能给他提供多少帮助尚未可知,但确实在名义上对他做出了响应。
眼下动乱的徐州若不算在内,就算加上不太听话的幽州,也不过是四州之地而已。
可大汉,有十三州啊!
正是因为这份强弱之分在此时越发明显,所以乔琰才会连秋收都不等了直接出兵!
这完全说得通。
他说的另一个情况也对。
收到陶谦的死讯到决意发兵,再到军报送抵并州后由麴义调度军事,都是需要时间的,这样一来,乔琰获知陶谦死讯的时间必定要比袁绍早了不少。
除非她对徐州的风吹草动了如指掌,更时时对其投以关注,否则绝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她对徐州尚且如此,对冀州呢?
袁绍心中泛起了一抹警惕,知道审配在此时说起这个,还是要让他提防一下,莫要让应战的准备也被泄露出去。
他道:“冀州和并州相连的两处最为要害陉口,一处在滏口陉,一处在井陉,我有意令两人各自统兵驻扎于此地,而后另择一人在两处陉口之间往复巡视,以在其间查漏补缺,又或寻机切入并州打乱对方的攻势,不知诸位有何建议?”
沮授回道:“眼下的局势中,还是以守代攻为好,并州那边选了这个进攻的时机,对明公来说既是弊,也是利,只要明公肯忍下此次的不甘心,将对方的攻势暂时依山势抵挡在外,反而是对对方威信的破坏。”
乔琰动兵至今攻无不克,近乎形成了一种固有认知。
所以哪怕袁绍不对她进行一次击败,只需要扛得住防守,也能够将己方的信心树立起来。
防守比起反攻的难度要小得多,尤其是——
眼下他们这边,还真多了个适合于防守的人选。
正是沮授那豫州一行带回来的高顺。
对袁绍来说,这也确实是个可以信任的人选。
但还没等沮授将这个建议说出,忽听外头有人高声喊着“豫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州急报”,打断了沮授刚要说出口的话。
袁绍当即示意暂时中断原本的议题,先让这被归入急报行列的消息送到面前来。
一听豫州急报,袁绍下意识地就想到了袁术。
这家伙早前因为沮授和高顺的袭击摔断了腿,但以袁绍对袁术的认知,摔断腿这种事情绝不足以让袁术就此消停,反倒会让他因为少了那些能外出的享乐项目,转为用其他方式发泄情绪。
他的手还是好的吧?那就还能写出类似于“绍非袁氏子”这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