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他不肯呢?”
宋容声叹道:“江州必定是不会听咱们号令的,好一些就这么僵持着,不然总有一日要自立为王。国公若只想做北方霸主,那就不必理会;但所要护金瓯无缺,开战是必然。咱们若能稳住胶州,江州那边自立就晚一些,不然……和平不是一厢情愿啊。”
国公长叹一声,算是同意,沉吟片晌,又问:“如果承平不肯呢?”
宋容声一愣,旋即笑道:“您是国公,又是三公子的父亲,先前的事也是情势紧急迫不得已、想来也非三公子有意自作主张;您已做主不再动兵,三公子又怎会违命不遵?而且燕无异代燕乐成为燕州之长,三少夫人又向来有志北疆,不如趁此机会让三少夫人领兵去漠北,三少夫人在北疆已有威名、又从来奇兵,‘冬借秋收’之策颇得人心,不必太多兵粮就能收服胡蒙,那可是名垂千古啊!”
所谓“冬借秋收”是指冬天胡蒙水冻草枯、牛羊瘦死之时可到汉胡边城向汉借粮,至第二年秋天用牛羊马匹、银铁矿石来还。初时大家都觉得此计愚蠢,胡蒙毕竟游牧,冬天借了粮食秋天跑得没影,又到哪里去讨!但那时金荣已投赵熹、赵熹对其颇为信任,还是将此政推行了下去。
胡蒙人虽被汉人议论为茹毛饮血,但他们也是人,也讲忠信,赵熹诚意待人、他们便诚意相报。当然也有奸滑的不肯还,等来的就是赵熹铁蹄。恩威并施,胡蒙对赵熹越发敬佩,就等他攻入开平府了。
国公也并不想真的对承平如何,能避免冲突最好,便道:“就这样办吧,过年了,又是淳儿生辰,让他们都回来、让家里也都来京都,我们一家也该好好团圆了!”
第232章过年
“你确定么?”
无异半躺在床上,口唇苍白面无血色,精神也疲惫抑郁,听赵熹追问,他怔怔看着虚空处,许久才答:“我自小就淘气,常常惹他生气,后来母亲出事,我对他更无半点孝顺;我反叛之罪是那妖女栽赃不假,可他若全然信我、又怎会下令杀我!若非属下拼死相救,我早已横死当场!他之后后悔又如何?可笑至极。他非慈父,我非孝子,我为他手刃妖女算是还他生养之恩,何苦再替他守业!祖上本就是拱卫皇帝、安定百姓才得封燕州,我已不孝、总要守住忠义!天下定会统于三公子之手,我请撤封爵,也忠军助朋、顺应时务。”
赵熹看看站在床边侍疾的骁儿和唳儿:“孩子们呢?”
燕无异轻笑:“你难道会费尽心机为温儿淳儿某点子遗产?他们有手有脚,自己去争便是;若是不争气,三公子和你绝不会叫他们流落街头。父亲对我母子不起,我又何曾对得起他们?已然如此,难道还要假惺惺做个慈父?教养他们成人便是。”
骁儿也道:“大君您放心,父亲已经同我和唳儿说过了,我瞧着当郡公也不怎么好,爵位没有就没有,我以后自然能养活唳儿的!”
唳儿本也没什么可能继承爵位,骁儿虽是长孙但连无异的继承人之位都时常岌岌可危,他更加不会多想,何况他年纪还小、尚不知这东西带来的荣耀和享受,拒绝自然更加容易。
承平很是感动:“无异兄果然高风亮节!想咱们几人京都相识、至今已有十余年,其中几多曲折都亏无异兄仗义相助、直到如今。今兄又肯为天下主动辞爵,小弟为百姓、也为自己,谢你!”
承平站起身,整理衣冠,向无异深深一拜。无异忙将他托起:“我将赵熹当知己、更将你当英主,日后没了燕州拖累也想随你南征北战底定天下,有朝一日能见刀枪入库、凿饮耕食,也就死而无憾了。”
承平道:“兄有此高义、两位贤侄年纪虽小已雏凤清鸣,假以时日也是栋梁巩固,有此人才小弟自然要礼贤下士。今后虽无燕郡公,但只要有我李家一日,朝廷之上必有燕家之地。不过,”承平笑道,“辞爵之事倒也不忙。”
无异微微一想便知其中缘故:“燕州虽不抵青州也有百二十城、人口百万,欲归于朝廷自然想为三公子添些助力。我本想着父亲已逝、朝廷封爵之文不日就要下达,不如先一步请辞省得日后麻烦,若是三公子觉得不妥,时候到了再告诉我就好。”
承平解释:“无异同我夫君二人私交甚笃,我也就有话直说。熹儿行事自有章法,可父亲向来稳健,对熹儿私自来燕州有些不满;后来大哥因此受伤,我前来时他一再交代要调查清楚、但要经他同意才可行事。现在,他对我怕是大大不满……”
燕无异问:“既然如此,为何不让我趁机辞爵、讨好国公,叫他勿要怪罪?”
承平摇摇头:“父亲对我的不满并不是因为燕州之事。他喜和好功,年纪又大了,不愿意再见封烟,可就算胶州怕了,南边的江州若不理会、十年二十年又成南北朝之乱。燕州是个好地方,我想重修运河、引水上安,日后便定都于此,南可下江南、北可守塞外,真正天下一统,在此之前,燕州绝不能归于朝廷。”承平看向无异,“燕州要做筹码,不能做贡品。”
无异恍然大悟,连连点头:“无异全听三公子安排。”
几人又说了会话,驿馆传来消息,朝廷有召宣于承平和赵熹,二人只得辞别无异回到驿馆。
使者前来自然是要召承盛、承平、赵熹三人回京都。承平好生接待来使,又得知李府上下将来京都过节,宫中已经打扫宫室、准备迎接新主人入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