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长而不宰 > 八百五十六 您也有想做而办不到的事情吗(第2页)

八百五十六 您也有想做而办不到的事情吗(第2页)

整个流程都是在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所有参与者不能泄露在一字一句,且整个出题的过程都是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的,中间负责跑腿的都是临时抽调而来的军队的精锐士兵。

考卷出题完毕之后,在印刷的过程中,则是皇帝亲军负责监督。

印刷完成之后,学部官员也会在皇帝亲军的监督、保护之下寸步不离的从雒阳到地方州学之中组织考试,考卷则一直保留在皇帝亲军的视线范围之中。

而到了地方,考场的设置,考生的参考过程,也是有非常细致的设定的。

首先刘备规定考场可以使用州学内的教室,但是教室使用之前,需要专人检查考生的一切随行用具等等,从里到外都要查个清清楚楚,一点也不会放过。

其他还有很多细致的规定,不说百分百,也要让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作弊手段彻底失效。

有人曾说千年科考史就是千年作弊史,这话不能算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古时候那些人的作弊手段真的是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用鼠毛做笔抄写经文在一本极小的小书本之上的事情,各种作弊用具甚至在某些地方形成了产业链,主打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真也不怕熬瞎了眼睛。

所以在作弊这件事情上,可真不要小瞧了古人,他们只是生产力没有达标,但是技术力、想象力和执行力一点不缺,帝国朝廷最缺乏的东西集中体现在了考试作弊这件事情上,颇为搞笑。

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否认科举考试的相对公平性,科举考试给天下人带来的东西也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通。

于是,刘备决定推动科举考试,正式下达了诏令,以学部为主要负责团体,说是暂时代理但目前好像做的也很愉快的学部尚书郑玄将全权负责这属于大汉第三帝国的第一次科举考试。

对于科举考试的事情,郑玄其实很早就知道了,从刘备开始设计科举考试的一些规则和打补丁的时候,郑玄就提出了不少意见。

根本上来说,郑玄作为一个学者型官僚,对于科举考试的态度是正面的,他很愿意支持科举考试的进行,并且表示会让自己的后代积极参与科举考试,和天下英才同场竞技,战而胜之,取得成绩。

刘备曾笑着询问他。

“有朝一日,郑氏后代无法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官职,到那时,您会不会有所感触呢?”

郑玄只是微笑。

“连一场选拔考试都无法通过,只能说明他真的不配做官,既然是个不配做官的人,又为什么要在意他是否姓郑呢?”

刘备点头表示赞许。

然后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郑玄以自己教授弟子和曾经考核弟子的一些经验角度出发,给刘备提了一些建议,另外他还提出了修建专门考试场所的建议,认为这样做可以增加考试的庄严感、肃穆感。

最终大考当然应该进入皇宫,但是其他的考试,也应该去到专门的考试场所进行彻底的封闭考试,杜绝里外勾结的可能性,且必要情况下,可采用异地监考模式,甚至引入军队进行监考。

郑玄说自己教授弟子的时候时常考验弟子,有那么几次,就遇到了有弟子舞弊的情况,让他非常生气,而科举考试作为为国家选拔重要官员的途径,更要注重这一点。

因为他的建议,刘备便在距离太学不远的地方破土动工,专门建造了用于科举考试第二场选考的考试场所——雒阳考试院。

第一场州考还是按照他最开始的设计,把教学场所变成考试场所,以此节省经费。

而选考,实际上也是正儿八经全国考生聚在一起同台竞技的最重要的考试,是真正意义上的科举,所以让所有考生聚在一起,在专门场所进行闭门考试,或许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

对此,郑玄是高兴的。

刘备准备推动科举考试之前的一天,喊来郑玄一起协商最后的一些细节,最后的细节确认完毕之后,郑玄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如何让最合适的人才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上做事,这是千古难题,古往今来无数英才为此绞尽脑汁,也没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最后只有一个不伦不类的察举,科举的出现终于能让我放松一些了。”

喝着刘备亲自为他泡的茶,郑玄笑呵呵的向刘备说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