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会。”
沈筝摇头,“只是如此对您来说,太过辛苦些,且孩子们基础垫好了,往后学习进度只会更快。这样吧,本官再给县学拨一笔银子,用作采购启蒙书籍,您不必如此劳累。”
郑孝祥却摇头拒绝。
“大人,在下日日与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在一起,岂会唤累。且孩子们每日只上半天课,下午至晚上之时,足够在下誊抄。大人不必多加破费,否则在下心难安。”
沈筝张了张嘴,还欲再劝。
这时写字可与她前世不一样,软笔字本就写不快,且读书人还得讲究笔锋笔法。
一场字写下来,手腕酸得够呛,郑孝祥却准备一直这般写下去。
郑孝祥见她与李宏茂心思明显,生怕她二人一商量,便将经费拨了下来,连忙道:
“沈大人,李山长。在下之前便研读过,如今世面的启蒙书籍本就不多,且那些书籍在在下眼中,其实有些。。。。。。不太适用。”
在场几人一同看向他。
只听他道:“我大周孩童启蒙本就未推行开,所以市面上的启蒙书,也是五花八门。要不就是通俗易懂的诗词,要不就是一些浅显的文章。”
“在下说句不敬的话。这些书籍,对还未认字的孩童来说,着实有些强人所难,并不适合真正启蒙。所以在下思索良久,最终决定自行准备启蒙内容。”
“自行准备启蒙内容”这句话,在他口中像是吃饭喝水那般简单,但在场众人都知道,要想执行起来却多有困难。
因为如此,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卫泾看向他坚毅的面庞,有些无地自容起来。
同为县学先生,但对比起来,他终究是年轻,没郑孝祥考虑得全面。
看来。。。。。。他也要加把劲了!
“如此,便劳烦郑先生了,本官一定尽量寻到解决之法。”沈筝道。
郑孝祥的话,不无道理。如今的大周在她眼中,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
活字印刷术,必须尽快落实。
也不知道柳阳府那边。。。。。。
。。。。。。
艳阳逐渐高照,孩童们在各自家长的带领下陆续前来。
令沈筝感到惊讶的是,今日鲜少有孩童哭闹,他们个个脸上都挂着大大的笑,一蹦一跳便跟着卫泾入了县学。
读书!识字!甚至不用被爹娘揪耳朵,还有先生带!多新奇呀。
但他们都喜欢这位年轻俊朗的先生一些,至于另一位。。。。。。
一张脸黢黑,眼圈也黢黑,像是要吃娃娃的坏先生,不喜欢不喜欢!
“哒哒,哒哒哒——”
一阵马蹄声传来,但在如今的同安县,马车与马匹,已经不再是稀奇玩意儿了,所以几乎无人回头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