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事情,其实也很简单。心里头认为互利互惠,自然就真的互利互惠。心中念着互相利用,果真变成互相利用。心想事成,一点也假不了。
胡雪岩对左宗棠,一心一意互利互惠,丝毫不敢有互相利用的念头。可是胡雪岩对李鸿章,却是心存互相利用的想法,不敢有互利互惠的奢望。
人与人间的关系,就是这么奥妙。都是一面之缘,但是所结的缘有厚有薄。有互利互惠的缘,也就有互相利用的缘。一念之差,效果大不相同。但是内心的感受,则有如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非常清楚。
我们相信,存心互利互惠,比较容易产生良好的结果。双方互相利用,到头来往往反目成仇。演变成互相残害,结果是两败俱伤,悔不当初。
胡雪岩的成功之道,就是把自己和成祥、则云紧紧地绑在一起,互利互惠。同时也将自己的从商事业和左宗棠的军事生涯紧密地连在一起。不管左大人怎么想,胡雪岩总是朝着互惠互利的方向去努力。
一生当中,能够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互利互惠而不互相利用,就已经奠定了良好的成功基础。如果还能够找到坚实有力的靠山,把自己和靠山紧紧绑在一起,成功的机会更大。胡雪岩在这一方面的成就,实在不容易,也可以说十分幸运。
话说,玉惠借到五十万两银子,自己和毕四姐也搬过来和雪岩一起住。雪岩为了给玉惠赎身,给了戏馆四百两银子。则云心中不满,认为这样花费,很不值得。成祥比较看得开,认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则云念念不忘那四百两银子,咒骂着:“这女人早晚是个事儿。”
李鸿
章听说雪岩借到了钱,大骂丁日昌办事不力,劝不动洋人。丁日昌亲自到阜康钱庄兴师问罪,雪岩听见丁日昌的声音,马上避人书房,让成祥和则云去应付。丁日昌威胁成祥:尔等私购军火,意在谋反。玉惠挺身而出,说这是左大人的货。丁日昌搬出洋炮局的御封,下令把在场所有军火都封了。幸好郭嵩涛大人及时来到,胡雪岩赶紧出来见面。丁日昌害怕,带着部属落荒而逃。
胡雪岩避开兵家征战的杭州城,把生意的根基扎在经济繁荣的上海。利用外资,协助左宗棠建立装备精良的常捷军。
他想起杭州的家人,要阿宝回去一趟,看看家人和芮瑾,也到成祥家看看,再把则云的妻子接过来。
说到芮瑾,阿贵显得很高兴,好久没有表姐的消息了,心中十分挂念。但是站在门外的玉惠听见芮瑾的名字,虽然不知道是谁,却又好奇又嫉妒。等到晚上,还吃醋地问雪岩芮瑾是谁?
成祥和则云看到雪岩在生意扩大的好时机,居然能如此体贴下属,而且连家人都照顾
,不禁感动得泪都快流下来了。
雪岩豪言壮语地说:“只要我能办到的,我就不能亏待了大家。”听得成祥和则云又是深为感动。
雪岩交代阿贵带一船好米回杭州,而且明说要送给太平军。成祥不知道雪岩为什么要冒这种险?
毕四姐抱怨雪岩什么人都想到了,单单没有想到玉惠的老娘,气得玉惠一转身就回房间去了。
谭则云和柳成祥两人在背后议论雪岩,是不是正常的现象?我们最好认定,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如果则云和成祥,不敢在雪岩背后议论他,不是雪岩过分霸道,凶狠到没有人敢在背后议论,便是则云和成样已经到了貌合神离、各怀鬼胎的笑里藏刀的局面,这些对事业的发展,都没有好处。
则云首先发难,说为了一个女人,给了戏馆四百两银子,意思是稍微有钱就乱花费,这样下去还得了吗?成祥回答说:要是和那借来的五十万两比起来,并不算多。
则云说雪岩被任老板辞退的时候,任老板赌气说,要想成自己的气候,就得自己去打柜台,真的让他说准了。成祥的说法就不一样:我看他就是比咱们强,不服不行。
同样和雪岩一起做事,则云只不过把雪岩当做工作上的老板,就像过去追随任老板一样。则云对待雪岩恭敬小心,并没有把雪岩当做难得的老板。成祥就不一样,他对雪岩不仅仅是干部对老板的感情,也不仅仅是邻居加上老朋友的友谊。他把雪岩当做工作上的导师,这一点非常难得。
则云说成祥是开山老祖,没有成祥去借钱,雪岩怎么会有今天,成祥赶快说还提当初干什么?从这一点更加可以看出两人不同的心情,可惜雪岩不清楚这些事情,不知道两人的议论。则云看出玉惠搬进阜康钱庄迟早会出事。雪岩为什么看不出来?
工作场所,是工作的地方,和居家的住处,最好有所区隔。因为工作场所,原则上只容许和工作有关的人员活动,大家有共同的认知,也有共同的工作经验,对事情的看法相当一致。不容易出现错误的研判,发出不正确的讯息。如果住家和工作场所混杂在一起,某些对工作不熟悉的人,很容易由于一知半解、断章取义,或者缺乏经验,有意无意地导致若干误解,传言甚至于谣言,弄得士气低落,误会丛生。
谭则云看到雪岩把玉惠接进阜康钱庄,马上预感到:这女人哪,早晚是个事儿!可是雪岩聪明一世,却糊涂一时,居然看不出来。大凡一个人在最得意的时候,必须特别小心,因为灾祸的种子,可能悄悄地种下去了。所谓祸福无门,祸福相依,就是说有祸的地方就有福,有福的地方就有祸。他如果和玉惠只保持工作上的联系,付给她合理甚至稍微优厚的代遇,却不和她扯上感情上的纠缠,也不让她住在自己的事业体里面,可以减少许多无谓的困扰。可惜胡雪岩初到上海,事情又特别顺利,高兴得不能更深一层去考虑这一方面的事情。则云、成祥都不方便劝阻,所以种下了祸根。
胡雪岩一向敢作敢当,从来一人做事一人当,不逃避困难,也不临阵脱逃。为什么这一次丁日昌来访,胡雪岩却一反常态地要成祥去抵挡。自己躲起来,和一般人一样,用说我不在来避而不见面。雪岩这种作风,和任老板有什么不同?简直一模一样,这又该怎么解释?
虚拟一下,胡雪岩跑出去迎接丁日昌,结果会怎样?丁日昌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当场把胡雪岩扣押起来,以私自买卖军火论罪。左大人鞭长莫及,远水救不了近火,等到想出办法来搭救,恐怕为时已晚,岂不造成很大的遗憾?
说胡雪岩不在,丁日昌当然不会相信,这么大的事情他不在?一定是躲起来!可见中国人都很灵光,蒙不了什么人的。玉惠什么身份都没有,反倒好说话,她说:这些东西是浙江巡抚左宗棠左大人的货。丁日昌哪里不知道?他只是存心找茬。柳成祥趁机鼓起勇气,问丁日昌凭什么来查问!丁不轻易现身,看看事情怎么演变,再做打算。中国人主张能拖就拖,并不完全是坏主意。有办法,当机立断;没办法,能拖就拖。还有时间,再拖一下;时间已到,这才当机立断。
对一般民众来说,现官不如现管。管得到才算数,管不到官再大也没有用。但是同样是政界人士,那就不一样了。官大一级压死人,只**位比较高,就威风凛凛,就不怕官职较低的人不低头。丁日昌刚刚还神气活现,郭大人一出现,他就矮了一大截。赶忙打躬作揖,拜见郭大人。
中国人的规矩是大家都依法办理。不过这个法,是有弹性的,可大可小。愈基层法的弹性愈小,愈高阶层法的弹性愈大。往往基层人员说依法不可行,高阶人士却认为同样依法,可以行得通。一句死脑筋、不会变通,便把基层的决定给否决掉了。官阶高,弹性大,当然认为基层人员死脑筋,而基层人员,也没有什么话说,挨骂就是。
还有更妙的,是高阶认为合法,却要基层来负责任。因为高阶往往口头指示,无凭无据。造成事实之后,如果效果良好,果然脑筋好,随得变通。一旦效果不良,甚至产生弊端,上级就把责任往下推。反正口说无凭
,死不承认,部属又有什么办法?这种情况,自古迄今,似乎都在流行。官大一级压死人,在这种情况下显得人人都不服气。
我们让高阶主管拥有较大的弹性,是希望把事情调节得合理。所以高阶有权改变,但是必须负起责任。而且要有把握,每次调整,都更加合理。这样,部属才会口服心服,并且热心配合上级的调整,把事情做得更好。官大一级压死人,压得合理,才是正常的运作。
雪岩躲在里面,并不是逃避责任。因为再怎么说,他是东家,必须负起全部责任。他又是一位勇于负责的人,面对应该负的责任,他不但逃避不了,而且他也不想逃避。他之所以躲在里面是等待转机。玉惠的话,改变不了丁日昌的行动。意思是让雪岩知道,这时候搬出左大人来,并无功效。成祥的质疑,丁日昌胸有成竹。让雪岩知道,丁日昌有备而来,不会轻易改变心意。种种方法的尝试,都在警告雪岩,这一回事态严重,非同寻常。他惟一的希望,便是祈求贵人早日出现,救星快一点光临。在这种热切的盼望中,郭大人出现了。不管有没有效果,这是惟一的希望。雪岩迫不及待,赶快出现。顾不得刚才跟丁日昌说过,自己不在家。反正不是自己亲自说的,可以推说成祥不知道自己在里面,才这样说的。老实说,丁日昌怎样想?这个时候的胡雪岩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赶紧走出来说:拜见郭大人。郭大人一句左宗棠所派之士岂能与小人同拜,丁日昌当然听得明白。再一句狗眼看人低,耍威风耍错了地方,丁日昌锐气尽失,果真有如丧家之犬。随着郭大人一声滚,只好一肚子委屈地滚了出去。雪岩的危机,由于贵人的临门,而立即化解,谁说不是有人好办事呢?这种情形,到今天仍然比比皆是。
则云的职责,是管钱的钱柜,按理说必须常驻上海。他只身来沪,妻子远在杭州。雪岩自己有玉惠做伴,两相比较,未免不近人情。雪岩将心比心,要阿宝回杭州的时候,顺便把则云的妻子阿莲嫂带到上海来和则云团聚。雪岩这种决定,是安定干部心情,安定干部生活的措施,十分人性化。相信则云的内心,会感觉到无比的温暖。
雪岩看看自己,想想则云,这种推己及人的心情,是老板照顾干部的最佳方式。那么,成祥又如何呢?为什么雪岩只想到则云,却不同时顾及成祥呢?是不是雪岩偏心,或者考虑得不周到,才会发生这种顾此失彼的差错!
成祥的主要职责,在总管各地事务联系,不可能固定待在上海,把家搬到上海和住在杭州,基本上差不多。再说,成祥的小舅子苏晃是太平军首领之一,照顾成祥的妻子,顺便也会照顾雪岩的母亲和妻子。因此,雪岩才没有交代阿宝把成祥的妻子也带到上海来。就算雪岩开口,相信成祥也会反对。雪岩以个别状况来处理家室问题,做出不同的决定,原本是正确的态度。可惜他只知道他很公正,很合理,却没有想到则云和成祥能不能体谅他的用心?接不接受他的安排?将来会不会因此而导致成祥和则云两人之间的不平?各位朋友,若您是胡雪岩,在这种事情的处理上,有何打算?有哪些思考点?又可能产生哪些后果呢?
未雨绸缪,行止有度
生意场上,充满了搏杀,也充满了凶险,往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而且生意越大越难以照应,也就越容易出现疏忽。因此,驰骋于生意场上,不能恃强斗狠,也不能大意粗心。一事当前要谋定后动,未雨绸缪,是生意人一定要记取的。在这一点上,胡雪岩既留下了成功的启示,也留下了令人扼腕的遗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