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日上午。
科学院南方植物研究院,副研究员聂国士,正在实验室给学生指导,外面跑进来一个人,有些激动地说:“聂老师,外面有个人,拿着一种植物,说要找我们鉴定是什么东西,还说可以支付费用给我们。”
聂国士一看,是自己的硕士研究生曹海宁,平静地说:“你不用理他,我们自己的正事都做不完。”
曹海宁请示道:“我去给他讲一下?”
聂国士回答:“不用了,你忙你的,等会他自然走了。”
曹海宁答应后走了。
过了一会,外面突然传来骂声,一个男人大喊:“狗日的科学院,有个明白人没有?老子的植物谁能认识?如果谁能说出这两种植物的区别,老子付一万元!”
这人嗓门大,中气足,引得众人跑到窗户向外观看,一个男人在马路上拿着一株好像死了植物,在大骂。曹海宁跑向聂国士,小心地说:“聂老师,就是这人!”
主任走过来,不耐烦地说:“曹海宁,这人你认识吗?怎么像个街溜子?”
曹海宁回答:“我不认识,我只是路过,他问了我一下。”
窗外的那人还在骂,主任说:“老聂,你这么大年龄,怎么带的学生,净结交一些街溜子!”
曹海宁不高兴了,正要开口反驳,聂国士制止道:“算了,不就是一种植物吗?你带我去看看。”
曹海宁跟在聂国士旁边,小心地说:“万一那人真是街溜子怎么办?“
“你见骂科学院的街溜子吗?”聂国士边走边说。
“没有。”曹海宁实话实说。
“那就是了,今天我们见识一下,骂科学院的街溜子是什么人。”聂国士有些好奇。
聂国士和曹海宁走出研究院,来到街道上,聂国士对那个人说:“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萧问剑,您是?”萧问剑看见干瘦、头发不多、身高只有一米六二左右、不戴眼镜的五十多岁男人。
曹海宁介绍:“这是我们聂老师聂国士,你别骂了!”
萧问剑点点头,递过一株干枯的植物,说:“聂老师好,您认识这是什么植物吗?”
聂国士点点头,说:“这是威灵仙?”
萧问剑连连点头,说:“不愧是老师,聂老师,我有个事麻烦您,我想知道一下,这几种威灵仙之间,有什么不同。”
萧问剑拿出手机,找出另外两种威灵仙图片,说:“目前这株是干枯的,是我在本市北效区李镇找到的,这一株,是我从老家带过来的。这一种,是十多年前,我父亲在本市北效区肖镇找到的,三种威灵仙,都有一些很小的差别,您看,这张照片的叶子毛孔,比这个实物明显粗大一些,但比以前我从老家带回来的,毛孔又细一下。您说,这是什么原因?”
聂国士看着眼前这个高大男孩,点点头,说:“你是做什么的?观察还这么细致?”
萧问剑说:“我是种中药药材的民工,我担心这三种植物的药性有一些不同,因此特地来请教一下高人!”
聂国士笑了,转头对曹海宁说:“海宁,想不到民工也还有高人。”
然后又回头对萧问剑说:“药性的事,你问搞药用植物研究的,我记得中医药大学就一个药用植物研究所,我们并不研究药性。”
曹海宁心想,我们单位不是有搞植物和药物专业的吗?但听老师这么说,也不好反驳。
萧问剑解释道:“我去找过他们了,他们不搭理我。我能问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细小的差别。”
聂国士看着曹海宁,将问题交给学生:“海宁,你觉得呢?”
曹海宁想了一下,说:“这种细小的差别,有几种原因,一是人为的改造,二是长期环境差异造成的变异。”
萧问剑想了一下,问:“人为的如何改造,环境造成的变异,又如何解释?”
曹海宁看了一下聂国士,聂国士点头同意,然后解释道:“你比如说,同一种植物,第一批长期生长在水边,第二批长期生长在缺水的沙漠,毛孔的大小就会不一样。人为如何改造?一是人为主动地制造植物生长的环境,二是使用传统的嫁接技术,三是使用基因编辑技术。”
萧问剑伸手抓了抓后脑勺,完全抓瞎:“基因编辑技术?”
聂国士看出这家伙肯定不懂,就问:“你能描述一下,你发现这一株的具体环境吗?”
萧问剑回答:“哦,我有视频,给您看看。”然后用手机播放当时录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