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李承乾绝对不会让戍边军人,成为类似大明卫所官兵那样的半农半兵的性质。
甚至最后演化成只知道种地,不知道如何打仗的农夫!
这就是他们对历史了解的优势。
父子俩在制定这些政策时,吸取了后世的一些列经验教训,将所有可能存在的隐患,全都避免掉。
特别是建设兵团的内部建制,凝聚人心的同时,也能集合兵团力量,定点开发某一处区域。
抱团取暖下,还能抵抗东北地区冬日严寒,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
建设兵团只要在当地站稳脚跟,在经过两三代的繁衍后,就能彻底控制当地原住民。
甚至吸纳原住民进入建设兵团,再加上驻军的策应,五十年内将东北大地消化成为大唐本土,绝对不是问题。
历史上出现的渤海国、辽国、金国、蒙元,乃至大清,将彻底胎死腹中!
连还未出现在历史中的所谓高丽、朝鲜,也将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连出现的机会都没有。。。。。。
一条条政策随着大唐将士控制辽东大片土地后,很快就有相应官员前来接管。
第一批移民也正式上路了,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个好的开始。
李靖和李承乾等人,则是率领大军等候平壤方向刘仁轨的消息。
到时候前后夹击,彻底覆灭盘踞在鸭绿江沿岸的高句丽军队,将这片土地上最强大的抵抗力量消灭!
那这时候渊盖苏文在干什么呢?
他也在紧锣密鼓的调动国内兵力,并大力征召周围的野人充实部队。
在两边的强力措施下,白山黑水间生活的部族可就遭殃了。
要不被高句丽拉壮丁,要不被大唐抓去当俘虏。
怎就一个残字了得!!
时间就这样在双方的拉扯中又过去十多天。
这时候,高句丽都城平壤,终于传来被大唐水师突袭的消息。
这下渊盖苏文总算明白了大唐之所以停滞不前的意图!!
可他明白大唐的计策又能如何,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平壤已经被拿下,这时候杀回去肯定来不及。
大唐早有预谋,能轻松拿下平壤城,肯定也能守得住。
关键是他现在回军驰援,很可能会受到两面夹击,到时候可就真的无力回天了!
那现在要怎么办,继续在鸭绿江沿线与大唐对峙吗?
可之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