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焅”,大抵就是用生姜、老抽、豉油、蚝油调成的一类焅汁,大火烧沸后转小火慢慢、再慢慢地熬住食材,直到发出焅焅的声音。
这样焅出来的东西,十二分地入味。细细焅出来的东西往往也需要细细咀嚼品尝。
显然这道菜对于方子初她俩来说是极新鲜的,尤其是里面的豆腐,已经煮的十分软糯,兼有鱼的腥鲜与焅汁的酱香。
方子初看到有人盛出那呆着豆腐渣的汤汁拌白米饭吃,便也跟着学模照样。
此外,凉拌藕片辣度恰到好处,也很开胃,还有一盘腌制可口的雪里蕻。
这些本不过是清贫人家最常见的食材,却被用心烹制。令人很好奇掌勺的人手怎么那么巧。
方子初边吃边抬眼观察着厨娘的动向,看到她最后并没和众人坐在一起,而是坐到了独自一人一桌吃饭的披发男子身边,并且和他有说有笑。
那是挺稀罕的场面,因为那男子看起来孤傲的很。
“方小姐在看什么?”吕济昌笑道,“那是我嫂子。”
“不是大家都这么叫吗?”赵玉茹问他。
“他们跟着我叫的,她是我亲嫂子。”
“真的?”赵玉茹看向披发男子,“那……”
“他是我亲哥,吕沅昌。”
“你从未跟我提过!”
“他啊,不提也罢。”
“怎么了?”赵玉茹见他面色异样,问道。
吕济昌却只是叹气摇头,并不作答。
然而他们还不知道,一向眼高于顶的吕沅昌却对方子初青眼有加,只因为她解出了黑板上的一道物理题。
其实那道物理题只是吕沅昌随意写的。文人之间讲究“以文会友”,而他却是“以题会友”。
要说是“友”,方子初也只能算是“小友”。
吕沅昌今年二十有四,十四岁便娶了自己的童养媳,成家十年未立业,没办法,想要在理工学科上有所建树,必须留洋深造,这是一个铁律。
可他没钱,家里只有枯瘦的像麻杆一样的老母和数亩薄田,老家近年遇雨遭洪,遇暑逢旱,收成零丁,而去年唯一的公派名额也被当地知事的儿子所抢。
如今的他犹如困龙在渊,暂且栖息在日月社这个隐秘的深潭,期待将来某日一有机会,便可以一飞冲天。
方子初一年没有上学,今日一下子遇到这么多,心内自是欣喜十分。尤其是遇到了吕沅昌这个在物理学上深不可测的前辈,黑板上的题她只勉强解出来一道,应该是最简单的一道。
如果有机会,她多想拿那些一向不明白的物理题来请教他……
可是,她的“门禁”时间到了,该回去了。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赵玉茹也适可而止,带着她和大家一一告别。
外面,雨已经停了,不知名花草的味道沁入空气里,轻轻一吸,清冽而寂寞。
夜幕迫近,天际一轮细瘦的孤月显得那么空渺。打开朴实的院门,方子初就那样呆立在门口,耳边只有檐下雨滴落的声音,空空的,敲着人心慌。
直到晚年,她都记得那晚她身着的长袍,是泛白的淡紫色,就像天边那轮孤月光。
她看到她坐在轮椅里,手中握着一支竹箫。